科技賦能內蒙古農牧業現代化發展
日期:2025-09-01 09:30:45
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廣袤大地上,一幅現代農業的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智慧設施農業正以其獨特魅力,為內蒙古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走進烏蘭浩特烏蘭哈達鎮高根營子嘎查設施農業園區,仿佛踏入了一個由“植物大腦”精準調控的蔬菜“森林”。在這里,蔬菜的“喜怒哀樂”盡在掌握,立體化的無土栽培模式讓它們在“半空中”茁壯成長。一部手機或一塊中控屏幕,便是整個溫室的“神經中樞”,遮陽、降溫、灌溉、施肥等系統均聽令于它,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24小時不間斷地感知并調節著室內的溫、光、水、肥、氣,確保每一棵蔬菜都處于最佳生長環境。這種將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為農民增收致富插上智慧的翅膀。不僅將土地的利用效率推向了新高度,一棟溫室年產量高達3.2萬斤,更讓產品和品質實現了質的飛躍。
智慧設施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在烏蘭察布宏?,F代農業產業園區中,水肥一體化系統正取代傳統土壤,孕育出顆顆飽滿的“網紅番茄”。在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智能化系統管理,實現了純凈水灌溉和無農藥生產,保證番茄口感均衡,清水河縣的中清公司和賽罕區嘉仕農業公司引入先進的數字孿生技術,實現藍莓種植的全程智能化監控,這些科技的注入使農業生產擺脫了自然條件的束縛,實現了全年不間斷生產,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新動能。
近年來,自治區農牧廳連續推動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現代設施農牧業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關于支持設施農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6項支持政策,著力推動內蒙古設施農業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區已建成5000萬株以上集約化育苗中心20個,全區百畝以上示范園區達到1520個,設施農業總面積達261萬畝,總產值達272億元。
智慧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內蒙古作為我國重要的農牧業產區,擁有豐富的農牧業資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正通過智慧設施農業的創新發展,繪就著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新圖景"。從露天種植到溫室大棚,從滴灌節水到智能控溫,內蒙古的鄉村振興之路,正因智慧農業的賦能而越走越寬廣。
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