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高標準農田撐起糧食安全“硬脊梁”
日期:2025-02-28 09:31:29
在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的當下,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成為關鍵。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積極探索,通過創新模式、多措并舉,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取得顯著成效,為糧食生產筑牢根基,走出一條強村富民的新道路。
大場鎮,這個地處吉利河和白馬河兩河交匯平原,素有青島“糧囤子”“菜籃子”之稱的地方,曾因農村勞動力外流、人口老齡化等問題,農田耕種面臨諸多挑戰。為破解難題,大場鎮聚焦“地、人、房、錢”四要素,成立田園、勞務、鄉舍3個專業合作社和鎮級強村共富公司,搭建“三社一司”發展平臺。在這里,同富勤耕合作社是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500強中的前10名。合作社整合全鎮93家農機大戶、家庭農場等土地托管服務主體,集聚300余名農機手、2800余臺農用機械,形成機具共享的生產聯合體。
為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大場鎮設立財政貼息專項資金,聯合銀行開發“場好品”惠民貸政府貼息特色貸款項目。截至目前,已發放貸款91筆、5020萬元,助力農戶、專業合作社和小微企業發展。在大場鎮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服務整合”管家托管模式成果斐然。供種、耕作、施肥、收獲“四統一”全程托管或環節托管服務,推動全鎮托管農田超過6萬畝。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收成,每年都能獲得每畝700斤小麥或時令小麥價格的穩定收入。大場鎮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建設主體負責人姜永戰感慨地說:“過去,進出農田的路坑坑洼洼,碰到雨天,道路泥濘,農機根本進不去。現在建了高標準農田,田塊方正,機耕道筆直,還修了水泥路,農機出行、下田耕作都很便利。”2024年,大場鎮部分區域實施的3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完成60%左右,全部建成后,糧食產量預計將提升約20%,達到畝產600公斤的水平。
六汪鎮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同樣成果顯著。2024年,東風村、新勝村、東澇村等26個村實施了1.25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項目。為提高灌溉水源利用率,測繪、設計及施工單位技術人員仔細測量農田坡度、面積,精心設計滴灌、噴灌管網布局。道路施工團隊克服施工作業面與征地清場破壞農作物的矛盾,以及雨季等惡劣天氣的不利影響,搶抓工期。如今,六汪鎮的農田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田間道路方便了農機作業和農產品運輸,農田輸配電工程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穩定電力保障。
泊里鎮則創新實施“國有企業+銀行機構+保險公司+種植公司+村集體+村民”的“六位一體”托管經營模式。針對耕地閑置、土地碎片化、生產效率低等問題,泊里鎮開展閑散土地資源整合。在“減壟平田”和“土地置換”過程中,工作人員精準測量、合理規劃,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通過這些舉措,全鎮農田有效面積增加1200畝,較整治前增加11%,全域整治整并耕地達1.5萬畝。泊里鎮引入壟上農業、青泰種業等農業種植企業,村民將土地集中托管。村民每年除了有900元/畝的兜底收益外,還可獲得每畝土地經營利潤10%的分紅,村集體也能獲取相應收益,全鎮村集體每年可增收360余萬元。此外,泊里鎮還助力企業融資,建成大豆育種、擴繁示范基地和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實現農業生產提質增效,機械化種收作業率達100%,每年節省生產經營投入200萬元左右,畝均經營成本下降30%。
在區鎮村三級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青島西海岸新區新建改建3.15萬畝高標準農田,完成糧食播種面積72.5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26.88萬噸,蔬菜、肉蛋奶、水果產量也十分可觀。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管傳鵬表示,新區將繼續加大建設力度,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完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奠定堅實基礎。
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